-
《廣東沿海統屬圖》顯示沿海的紅香爐與其他汛站。
-
西方畫家描繪東涌海戰中的「米船」。
-
圖片描繪用作走私的「快蟹」划艇。
-
《廣東圖說》指出紅香爐水汛位置。
-
本地畫家所繪之油畫,描繪米船於內洋巡邏之景。請注意船頭上的加農砲。
-
飄揚著順德縣徽的撈繒船
-
1857年位於畢打山的船政廳
-
1846年從美利炮台往西一覽
-
約1856年的香港港口
-
1860年九龍灣的聯合艦隊
-
1868年中環海邊
-
1870年代從域多利兵房眺望海港
-
約1880年船政廳
-
1865年海盜襲擊
-
1880年代海港內的帆船
-
1880年代灣仔卸貨情景
-
1880年代的港口
-
1890年代的港口
-
1880年代的畢打碼頭
-
1895年上環的苦力
-
1890年代貨運帆船
-
1890年代海邊
-
1880年代上環遠眺海港
-
1912年的香港港口
-
1920年代的香港港口,與前一圖片相比,船隻數量有所增加
-
1930年的香港港口
-
位於香港島上環的碼頭提供來往香港與中國沿海地區的渡輪服務
-
1920年在香港的客輪
-
1906年的風災令香港受到嚴重破壞,亦間接導致時任船政廳長(1904-1906) 羅倫斯海軍上校死亡
-
山頂訊號站於1920年重置
-
海事測量師處負責檢驗港內各類船隻
-
1920年的蚊尾洲燈塔
-
船政廳位於永樂街的舊總部大樓
-
1930年代停泊在啟德海旁的水上飛機
-
1941年香港海港遭炮火轟炸
-
約1942年在日軍服役的皇家驅逐艦色雷斯人號(HMS Thracian)
-
1945年1月太古船塢遭受炮火攻擊
-
1944年B-25戰機轟炸香港
-
1945年的上環海旁
-
1945年的九龍貨倉
-
1946年3月,皇家海軍陸戰隊在中式帆船上搜查貨物
-
1946年從山頂遠眺維多利亞港
-
1947年的貨船
-
1956年從香港島遠眺維多利亞港
-
1963年從香港島山頂遠眺維多利亞港
-
1965年從九龍遠眺維多利亞港
-
1956年貨運帆船在香港工業化早期常被用於貿易活動
-
工人於帆船上卸貨是1955年灣仔海邊常見的貨物處理手法
-
1956年的帆船與機動船隻Ascanius Liverpool,顯示出工業化時期的明顯對比
-
1950年代停泊於卜公碼頭的嘩啦嘩啦
-
1958年拖船拖行兩艘船隻
-
1953年一艘天星小輪橫渡維多利亞港
-
1965年停泊於油麻地避風塘的帆船
-
1963年香港九龍碼頭貨倉有限公司的高空照片
-
1966年海運碼頭
-
1964年興建中的卜公碼頭
-
1980年代的葵涌貨櫃碼頭
-
1968年的香港港口
-
1977年的香港港口
-
1988年的香港港口
-
1996年的香港港口
-
垃圾清理船「海潔號」
-
油污回收船「海事 59」
-
海港巡邏組大角咀辦事處
-
船隻航行監察中心
-
船隻航行監察中心的交通控制台
-
國際搜救衞星COSPAS-SARSAT系統計劃所屬的信號站
-
2010 年的維多利亞港
-
海上學府殘骸
-
廣東道政府船塢,約1971年
-
慕蓮夫人號
-
金文泰號
-
天后(第一代)
-
天后
-
水文2
-
嘉慶年間的香港地區沿岸航海圖
-
《大清一統輿圖》收錄的第一份中國海圖,顯示航海員從福州經釣魚島駛往琉球採用的航道
-
中國最早的海圖之一,由中國海事測量隊製作,記錄南京附近的長江河道
-
道爾林普的第一份香港地區海圖
圖片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