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首頁 English A A A
第三章 第六節
南北行及轉口貿易
作者:丁新豹

1840至1850年代,數以千計的華人受外地的工作機會吸引,相繼遷移到北美、澳洲、東南亞及拉丁美洲等地工作。他們雖然身處外地,但仍堅持傳統華人的生活習慣,對中國貨物的需求龐大。在港華商借助香港的地理環境及天然港口,將中國貨物經香港輸往外國,同時經香港將外國商品轉運往內地,南北行遂應運而生。[32]南北行在1858年首次見於政府官方年報《藍皮書》,當時共有35間公司登記為南北行;至1859年增至65間;至1860年再增至77間。港督軒尼詩(John Hennessy)爵士1881年在立法會致辭時指出︰「中國貿易行(又稱南北行)及其他富有商戶將英國貨物轉運往中國,其數量由215家(1876年)上升至395家,華商數目亦由287人上升至2,377人。」[33]

圖11:1895年上環的苦力

圖11:1895年上環的苦力

南北行商戶持續增加,在十九世紀末期是香港轉口貿易的主力,香港因而成為華商的國際網絡中心。南北行商人財力雄厚,並且慷慨捐助慈善事業,許多都成為本地華人社會的領袖。

註釋

  • [32]
    James Hayes, ‘The Nam Pak Hong: Commercial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JHKBRAS, 19, (1979), pp. 216-226; 馮邦彥:《香港華資財團,1841-199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頁15-20。
  • [33]
    Endacott, An Eastern Entrepot, p. 147.
< 上一頁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六節 - 南北行及轉口貿易

下一頁 >
上一張 播放 下一張 放大 縮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