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香港在日军攻击和盟军反击下,多处地方受到破坏。战后,香港政府专注于重建及发展海港经济。
禁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旋即卷入另一战场 ── 1950年的韩战。由于中国在韩战中是北韩的盟友,美国与联合国因此敦促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禁运。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亦严格控制出口战争物资到中国。
禁运前,香港是中国入口外国货物的中介,中国是本地航运业的主要贸易对象。另一方面,香港须依靠中国的食品供应,例如牲畜及干货等。1938年香港与中国的贸易占香港贸易总额达40%,可是14年后该份额急跌至只有20%[1],所涉金额仅为13.5亿港元。[2]政府数据显示,相较1951年,1952年总出入口数字下降了28.2%。[3]因此,禁运政策对香港经济与市民生活均造成严重打击。
1938至1952年期间中国在香港整体贸易所占的比率[4]
虽然如此,禁运亦为香港航运工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即使殖民地政府对出口加设诸多限制,香港商人与船东仍能通过不同渠道与中国进行贸易,其中曹文锦与霍英东的成就尤为突出。曹文锦扩展其船队与航运公司;霍英东则以运送铁板、汽油与其他物资到内地而成为著名企业家,得到中国政府的赞赏。
香港实现工业化
香港在战后实现工业化并非单纯因禁运所致。由于中国政局与社会环境不稳,大量华人(尤其是上海的工业家)相继移民香港。这些工业家带同资金与技术来港重建业务。直到1960年,香港设有超过800家纺织工厂与600家服装工厂,两个行业的雇员人数达10万人,占香港总劳动人口五分之一。[5]此外,另一较新型工业是塑胶业,主要制造胶袋与雨衣等用品,占香港制品出口达12%。[6]外国市场对有关产品的需求庞大,大大刺激了航运业的发展。
香港出入口数字 (1950 – 1970年)[7]
(单位:百万港元)
自1950年代中期起,出入口数字显著上升,工业化亦衍生了众多本土需求。在不同的船种中,蒸汽船及机动船最受欢迎,船坞因而须提升设施,以提高造船能力。同时,由于大型远洋船只开始在香港停泊,船坞亦须改善维修设备,以满足远洋船的需要。因此,太古船坞与黄埔船坞皆将其设施升级,同时聘用大量劳工,为大量注册工人提供造船与修船的工作机会,使航运工业蓬勃发展。[8]此外,由于远洋船进出香港频繁,保障香港港口的航行安全变得更为重要。港口设施(如航道、锚地与浮标等)须与时并进,进一步促进了海港发展。
受惠于对航运服务及船只的庞大需求,香港于1950至19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下图显示在这段期间进入香港的船只数目及吨位。自1950年代初期起,在中国政局不稳和禁运的影响下,船只数量以至吨位皆有所下跌。其后,各种工业开始发展,有关数字才急速回升。[9]由于航运是运送成品到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此上升趋势亦显示出航运业对香港实现工业化的贡献。
注释
- [1]李宗文:《香港进出口贸易手册》,中卷(香港:工商观察社,1954),页2。
- [2]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页199。
- [3]经济导报社:《香港经济现况与出路》(香港:经济导报社,1953),页2。
- [4]李宗文:《香港进出口贸易手册》,中卷,页2。
- [5]贺弘景:《香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页162。
- [6]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页209。
- [7]同上,页212。
- [8]T. N. Chiu, The Port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94.
- [9]Marine Department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s, 19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