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及贸易初期的发展并不理想。1844年开始就进港船只数字作记录,录得538艘,共计189,257吨。其后进港船只数目增长缓慢,于1845年录得672艘,共计226,998吨;1848年录得700艘,共计228,818吨;1849年录得902艘,共计293,465吨。[18]增长缓慢的原因众多,主因包括海盗、非法鸦片贸易、走私食盐、来自其他条约口岸的竞争,以及广州贸易条件较佳,令中国商人不选择来港等。
1850年有评论指出:「船只自英国驶到香港的原因,仅仅是为等待中介公司的指示,卸下店铺所需的家用商品,以及部分在广州没有即时需求,而最终会运到上海的货物。船只由印度驶往香港只为等待指令,并会旋即北上珠江或其他距离香港大概40英里的鸦片交易点……事实上,香港当时毫无吸引力,并无诱因吸引中国人将货物带到香港交易,或为进行贸易而定居香港」[19]。
由于外商初期只能于新开放的条约港进行贸易,而香港的本地渔船却能前往任何地方交易,利用渔船把香港发展为贸易中心的想法在初期相当盛行。可是,由于中方于虎门条约中限制该类贸易,殖民地政府对其想法未能实现感到失望。[20]
香港岛附近水域海盗横行,其中抢劫商船及渔船的徐亚保和十五仔尤为恶名昭著。更有甚者,一些欧洲海员偶尔会与本地海盗联手掠夺船只。海盗船队以香港为基地,本土商店除向他们补给武器及弹药外,亦向他们提供运输贵重货品的商船资料,以及水警和海军的动向情报。[21]
在新开放条约港中,上海最为成功。位于中国最发达的长江口地区,上海旋即成为中国东部的贸易中心。[22]与此同时,拥有良好外贸基础的广州继续成为中国南部的贸易中心,直到1856年广州十三行烧毁,外商才陆续迁到香港。
香港的航运于1850年代开始发展。进港船只数目由1851年的1,082艘(共计377,084吨),上升至1859年的2,179艘(共计1,164,640吨),只在1857年因英法联军之役而短暂下跌。[23]船只数量上升证明贸易有所发展。香港的入口商品除了鸦片外,还包括琥珀、槟榔、樟脑、棉花、皮草、大米、肥皂、葡萄酒及羊毛制品;出口货品则有竹制品、瓷器、珍珠、家具、象牙制品、漆制品、丝、茶叶、爆竹等。[24]航运及贸易显著增长的成因有数个。首先,华人人口增长(1859年人口增至86,941)令本土贸易上扬。其次,红巾军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叛乱逼使富有家庭迁往香港,为香港带来发展贸易所需的资金与人才。1849年加州及1851年澳洲的淘金热,则令大量华工在1850年代前往海外金矿工作。[25]此外,北美的铁路建设工程,以及东南亚与拉丁美洲的锡矿开采与橡胶种植,均需大量华工。航运业在1850年代末期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有利可图但臭名昭著的苦力贸易。鉴于苦力在船上受到的恶劣对待广受关注及批评,殖民地政府最终在强大压力下通过连串条例以改善有关情况。苦力贸易因而转至澳门及其他地方经营。
与此同时,移居海外的华人仍坚持其原有的生活习惯,促使不少中国产品经香港转口到海外的华人社区,而外国货品亦经香港运到中国内地,南北行贸易应运而生。[26]日本、韩国及暹罗(泰国)的开放带来了更多贸易机会。在航运业持续发展下,香港逐渐确立转口港的角色,并带动了造船、修船、船只补给、仓库及码头等行业发展。
注释
- [18]
G. B. Endacott, An Eastern Entrepot: A Collection of Documents Illustrating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64), p. 132.
- [19]
T. N. Chiu, The Port of Hong Kong: A Survey of its Development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27.
- [20]
Endacott, An Eastern Entrepot, p. 100.
- [21]
G. B. Endacott,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p. 131-132.
- [22]
Endacott, An Eastern Entrepot, p. xiii.
- [23]
同上,页132。
- [24]
Solomon Bard, Traders of Hong Kong: Some Foreign Merchant Houses, 1841-1899 (Hong Kong: Urban Council, 1993), p. 45.
- [25]
Endacott, An Eastern Entrepot, p. xii.
- [26]
Endacott, A History of Hong Kong, pp. 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