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節
早期中國歷史
作者:譚廣濂
秦始皇及其後的漢武帝均致力向南方開拓疆土,達至南中國海沿岸。由於北方長期戰爭頻繁,人口往南方遷徙之勢從不間斷。1955年在九龍發現的漢代古墓,墓主相信是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這是中國皇朝曾經一度往南方擴張的佐證。
漢晉之際,北方爆發大規模的戰事,促使更多百姓往南遷徙。由這些移遷人口在香港建造的古墓上溯至六朝時期。特別之處是,這些古墓均未見於九龍半島或新界一帶地區,反而在白芒、大嶼山及南丫島沙埔發現。[2] 晉朝傾覆時導致另一次大量百姓南遷。其中有部分人口循水路至福建沿岸定居。在香港離島發現的一些古墓證明當時的人曾遠航至更南方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區。
盛唐治世下,來自印度、波斯灣及東南亞的外國海員紛紛聯羣結隊乘船前往廣州與中國通商。這些船隻一般會取道靠近屯門一帶較為深水的東面航道索江而上,屯門之名亦因而日漸廣為人知。
《新唐書》記載了其中一則最早有關中國揚帆遠航的資料,當中提及位處香港的屯門是廣州航行往波斯灣之間的第二個啟航港口,同時亦是進入大洋前最後一個補給物資的供應站。[3] 每當船隻補給完畢,便會趁著東北季候風的來臨,從屯門揚帆駛經附近一帶的島嶼,然後航向大海;其後船隻會往東南方向行駛,途經海南島,靠近越南沿岸,然後取道新加坡海峽,再轉向西方航往印度洋。
屯門作為遠洋航行最後一個補給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在該地區發現大量灰窰。這些窰爐建於珠江三角洲的出入口,例如二浪、深灣村、赤鱲角、東灣、石壁、大貴灣及龍鼓上灘,位處有利位置。[4]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大部分窰址的年份可上溯至唐朝。[5] 雖然這些窰爐當中有部分以燒海貝方式得來的石灰會用作建築樓房的材料,不過,相信大部分石灰會混合桐油製成油灰,作為填隙的材料塗在木船的船殼上,以防止海水滲漏。
註釋
- [2]區家發:《粵港考古與發現》(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04),頁84。
- [3]歐陽修:《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地理志下,廣州通海夷道條,謂:「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行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里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門毒國。又一日行,至古笪國。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兩日行,至軍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峽,蕃人謂之質,南北百里,北岸為羅越國,南岸為佛逝國。」
- [4]William Meacham, ‘Report on Salvage Excavation at Lung Kwu Sheung Ta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JHKAS), 13 (1993), p. 18.
- [5]Hugh Cameron, ‘Tang Dynasty Lime Kilns’, JHKAS, 13 (1993), pp. 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