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本地政府在沒有英國皇家海軍的協助下,就香港港口繫泊設備及浮標進行測量。該次測量可算是當局獨立執行的最早期測量工作之一;測量由香港船政廳長負責,為本地船隻和遠洋船隻提供碇泊區的準確位置。同樣由船政廳執行的類似工程包括1900年的「商船浮標定位」 (“Positions of Merchant Shipping Buoys”)。[35]
工務局是另一個進行測量工作的政府部門,曾於1897年發表「維多利亞城」的測量數據,並於1901年公布「香港海港,九龍(部分)」 (“Hong Kong Harbour, Kowloon (side)”)和「香港海港,維多利亞城(部分)」 (“Hong Kong Harbour – Victoria (side)”)的測量數據。
由這些例子可見,為滿足本地的航運需求,當時兩個政府部門均負責進行海道測量工作。[36]
此工作模式一直維持至二次大戰結束後。當時適逢香港急速發展,港口日漸成為東亞的主要航運樞紐。有關政府和私人機構進行的各項測量工作已於上一節詳細介紹。
香港海港的發展持續不斷,香港港口從原本僅處理本地河運交通,變成一個與國際貿易息息相關的港口。由於貨物日漸以貨櫃方式運送,港口的基礎建設須進行現代化,以應付各種轉變。因此,當局須收集大量海道測量資料,以進行規劃和填海闢地。隨着最後一艘駐紮亞洲的英國測量船長蛇號在1972年離開香港,這項工作變得更為棘手。長蛇號在完成南太平洋、波斯灣和英倫諸島的任務後,於1986年售予印尼海軍。由於英國海軍不再在香港海域進行測量工作,當局只能依賴當時土木工程署就港口工程所得的測量數據來更新香港海圖。
1987年9月,海事處成立海道測量組,向土木工程署提供航行所需的測量建議,並與英國水文局保持聯繫,以更新香港的海圖資料。